中医学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如何学好黄帝内经听听国医大师和中医专 [复制链接]

1#
精准祛除白癜风攻坚战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6203670.html
精准祛除白癜风攻坚战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6203670.html

国医大师熊继柏:以“诵、解、别、明、彰”五法学《*帝内经》

杨上善《*帝内经太素》在提及《*帝内经》学习方法时写道:“习道有五:一诵,二解,三别,四明,五彰。”“习道有五”是古人提出的读书方法和要求。

“诵”,谓读书要细读、熟读。我们读中医经典,主要是背诵那些讲理论原则的重要经文,比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面阴阳的总纲——“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这是阴阳的总纲;“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等,是诊治的总纲。这些条文直接阐述中医的重大理论原则,直接指导临床实践,需要背诵。

“解”,就是解释清楚。比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面讲五气致病的特点,“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盛则濡泻,甚则水闭胕肿”。这个五气致病的特点,对每一个字都要解释清楚,尤其是“寒胜则浮”和“热胜则肿”。

“别”,就是要分析、辨别。《素问·示从容论》曾经讲过要别异比类,一要辨别它的异同点,二要按照分类来进行比较,这样在理解的时候就不至于产生误解。比如《灵枢·本输》讲“三焦者……是孤之府也”,《素问·玉机真藏论》讲“脾为孤脏”,《素问·逆调论》讲“肾,孤脏也”。这三个“孤”字,皆是形容脏腑的特点,但含义不同。“三焦者……孤之府也”,是讲脏腑表里相配的关系。三焦没有与五脏相配,故曰“孤”。而脾脏“不得独主于时也”,它是“各十八日寄治”,因此称为孤脏。《素问·逆调论》“肾者,孤脏也”则是从五脏的水火关系来讲的,谈骨痹无论怎么冷,“汤火不能热,厚衣不能温”,可是它并不冻慄,因为五脏里面,心是火脏,肝寄相火,而肾水只有一个,一水不能胜二火,所以说肾是孤脏。这三个孤字,意义不一样,需要辨别。

“明”,就是要明确掌握。《灵枢·玉版》讲:“上数天文,下度地纪,内别五脏,外次六腑……是明道也。”我们对于《内经》的理论要全面、明确地掌握,这个“明”,其实是读《内经》的一大难点。学习《内经》,对于重大的理论原则要明确、掌握,是有难度的。因为《内经》的作者是许多人,他们在讨论或者阐述《内经》理论时,往往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考虑、去阐述。我们不能片面理解,一定要全面理解,要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

“彰”,就是彰显、应用。《内经》有两个地方专门讲了中医学的理论要与实践紧密结合。《素问·气交变大论》讲:“善言天者,必应于人;善言古者,必验于今;善言气者,必彰于物”,这三句话告诉我们理论与实践要紧密结合,《素问·举痛论》亦有相同的论述。《内经》尽管是专门阐述中医的理论体系,但是应当明确,《内经》的理论是古人从临床实践中总结、认识、升华才形成的理论。理论从实践中来,必然要落实到临床实践中去。

我们学习《内经》应当把握这五点要求,一诵,二解,三别,四明,五彰。这与《礼记·中庸》里面讲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意义相似。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教授赵京生:《*帝内经》针灸理法强调顺势而治

《*帝内经》奠定了针灸基本理论和方法,载有丰富的诊治法则与术式,这些内容都呈现一种“顺势”的方法特征,强调针灸处理方法与机体状态的抽象特性要相应相合。这是经典理论指导针灸治则与术式制定的内在理路。

这里的“势”是对患者状态表现特性与活动趋向性的总体概括。

形态状态:主要是体质状态与针灸的关系。《内经》对此非常重视,有多篇论及,指出不同患者显现于外的体质特点及对针刺反应的差异,乃是内在固有的阴阳气血特性的反映,针刺方法只有与各人阴阳气血的偏盛、多少、滑涩之势相顺应,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如形体粗壮、皮肤粗黑且唇厚者,其血质浓浊、气行涩迟,整体呈现一种重浊之势,所以针刺取深刺久留针的强势之法。形体瘦削、皮肤白细、唇薄言轻者,其血质清稀、气行滑利,整体呈清轻之势,则针刺方法以浅刺不留针之弱势对应。《灵枢·根结》归纳了针刺因体而异的原则,“气滑即出疾,其气涩则出迟,气悍则针小而入浅,气涩则针大而入深,深则欲留,浅则欲疾”。

十二经脉的气血有多有少,各有常数,《灵枢》九针论篇、经水篇等指出针刺的量及方式需要根据经脉特点而有一定区别,以应合其盛衰之势。

时间状态:人体机能活动适应自然界活动变化,一年之中,春夏之季,阳气升发,气血外浮,故刺之即浅;秋冬之时,阳气收藏,气血内沉,则予以深刺。刺之浮沉(浅深)与气浮沉相合。同理,一月之中,月相有盈亏变化,针刺补泻需对应随月相而异的气血消长之势。一日之中,各经脉气血由于依次流注而盛衰有时,针刺补泻的择用与经气的往来盛衰之势一致,即“补泻之时,与气开阖相合也”(《素问·针解》)。

病证状态:《内经》所制定的具体针灸操作方法,明显体现“顺势”的特点。如针刺补法的操作,以轻柔徐静为特征,对应于虚证表现出的虚弱、低下、不足之势。针刺泻法的操作,以力重动疾为特征,相合于实证表现出亢盛、剧烈、有余之势。同样,艾灸补法是待艾火自行燃灭,这样的火力温和持久;泻法则医者吹艾火至燃灭,使火势强猛而时短,与针刺补泻操作方式的用意相同。寒证热证刺法,热性属阳主动,势趋于外;寒性属阴主静,势趋于内,所以刺热证以浅刺疾出(不留针),刺寒证以深刺久留,方法合于寒、热的本性及其态势。

上述《内经》有关针灸顺势而治的内容,大致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随顺生理特性,即着眼于针灸方法与机体阴阳气血活动的特性相顺应,如顺体质、天时、经脉血气多少等;二是随顺病证特性,强调针灸方法须与病证表现的特性相一致,如补泻刺法、寒热刺法等。

这是古代哲学思想“道法自然”在针灸医学中的体现与具体运用,皇甫谧基于《内经》所论概括为“针道自然”,表达出针灸方法的总体特征。领会和把握这一内在理路,方能洞悉和贯通《内经》诸多针灸法则与术式,进而恰当运用。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贺娟:应重视上行性经脉循行模式

《*帝内经》涉及上行性循行和十二经循环流注两种不同的循行模式。目前的中医药院校教材,多将十二经循环流注模式视为经脉的基本运行模式。但这种定位,与腧穴理论重视的五腧穴、十二原穴等内容则形成了矛盾,经脉与腧穴理论无法自洽与融通。

上行性循行所行之气为经脉本气(真气)。《灵枢·九针十二原》《灵枢·本输》《灵枢·根结》《灵枢·卫气》等关于十二经循行所用术语虽然不同,经脉的数目、循行的起止点亦有一定差异,但其自四肢末端走向头面与胸腹的方向皆是相同的。《灵枢·九针十二原》用“井、荥、输、经、合”表达经脉之气由四肢末端发出,流向四肢近端的过程;《灵枢·根结》《素问·阴阳离合论》则以六经之“根”皆在足趾之端,而“结”皆在头面;《灵枢·卫气》则以“本标”的概念表达十二经脉循行之始终,其“本”在腕踝关节附近,其“标”则在头面部,所用术语之根、结、本、标,皆为表达草木生长的概念。

奇经八脉亦是重要的经脉,根据《内经》除绕腰一周的带脉、循行起止不明确的阴阳维脉,其他经脉的循行,亦皆体现上行的特征。人在站立状态下,四肢末端在下、胸腹头身在上。显然,经脉由四肢末端向头身而行的循行模式,与草木的生长状态是一致的。

真气是人体生命的本根之气,上行性经脉循行体现的即是经脉真气的运行状态,可视为经脉自身本体之气。《素问·离合真邪论》言:“真气者,经气也。”故《内经》以疾病发生源自邪气扰动、致经脉真气紊乱与散失为其病机,《素问·离合真邪论》《灵枢·刺节真邪论》等,以真气与邪气对举。

十二经循环流注所行之气为水谷精气(营气)。从十二经循环所蕴含的思想分析,其与上行性循行不同,主要是阴阳与五行思想共同影响的结果。十二经之“阴阳相贯,如环无端”模式的构建,本身即契合着阴阳思想之互根互化。十二经脉循环的起点、终点皆在手太阴肺经,以手太阴肺经为十二经统帅,可能与肺主气的功能有关,但将肺经的起点定位于中焦,其寓意显然与五行重土思想有关。

十二经循环流注,《内经》则明确其运行之气为后天水谷精微之气——营气。十二经循环流注的代表篇章《灵枢·卫气》曰:“其精气之行于经者,为营气。阴阳相随,外内相贯,如环之无端。”《灵枢·营气》则以完全等同于《灵枢·经脉》篇的循行次第与模式,论述了营气的布散方式。

营气为水谷之气“精专”部分,发挥着灌养十二经脉之气的作用。十二经以井穴或原穴接受先天真气,但需要后天水谷之气的补益方可长盛不衰,因此始于手足末端的十二经脉之真气或原气,又时刻接受源自中焦、布散于上焦肺的水谷精微之气——营气的灌注,取象于草木之根位于地下、而灌溉之水来自天上,二者形成先天与后天、以后天补充先天的生命模式。

从理论构建的完整性而言,两种模式无疑都是必要的,否则无法形成源自先天、补养于后天的生命生存方式。但从临床的角度,上行性循行模式下形成的腧穴理论显然发挥着更重要的临床作用。

北京中医药大学三附院针灸微创肿瘤科主任医师*金昶:从“三阳结谓之膈”辨治食管癌

“噎膈”是中医四大难症之一,最早记载于《*帝内经》,《素问·阴阳别论》云“三阳结谓之膈”,“三阳”指少阳、阳明、太阳。笔者对食管癌患者进行运气学分析,发现食管癌与三阳结密切相关,遂提出“三阳结谓之膈”的观点。“三阳结”是少阳、阳明、太阳三阳互结,形成“膈证”,少阳为相火之气,主枢,故少阳结则出现多火、多郁的病机;阳明为燥金之气,主合,故阳明结则出现阴虚、气逆的病机;太阳为寒水之气,主开,故为病呈现多寒、多痰、多瘀的病机。“三阳结”则火、寒、痰三邪互结,阻滞气机,日久化痰化瘀。痰、火、燥、寒、瘀、郁,是食管癌核心病机。

临床强调以胃镜结果辨病为主、症状辨证为辅。以胃镜报告结合三阳病辨证,选用相应方药,辨证是在辨病基础上根据相关症状加减药物。

早期食管癌按形态可分为隐伏型、糜烂型、斑块型和乳头型。以斑块型最为多见,表面轻度隆起,粗糙不平,呈橘子皮样,触之易出血,多偏于少阳相火旺盛、气机不利;糜烂型充血的黏膜上出现轻度凹陷,呈大小不一、边缘不规则的点片状浅溃疡或糜烂,表面附着白苔,多为阴血不足、痰湿内阻,属于阳明燥金;乳头型呈乳头样或小结节状隆起,基底部宽,表面有充血或糜烂,此类型最大的特点就是突出表面,表面多血,常见于气滞血瘀或者痰瘀互结。中、晚期食管癌临床中多见,形态可分为髓质型、蕈伞型、溃疡型、缩窄型。髓质型癌细胞在管壁内生长、浸润,可累及食管壁各层,或向腔外扩散,成片、成串排列,此类型没有明显的凹陷或者凸出,辨证为阳气不足;蕈伞型癌瘤多呈圆形或卵圆形肿块,向食管腔内呈蕈伞状突起,可累及食管壁的大部,类似于早期的乳头型,多为外寒内热;溃疡型癌瘤表面多有较深的溃疡,出血及转移较早,管壁可见明显凹陷,辨证多为气阴不足;缩窄型癌瘤呈环形生长,且多累及食管全周,食管黏膜呈向心性收缩,故出现梗阻较早,辨证多属气滞血瘀,临床当灵活处理。

在具体治法方药方面,温阳散寒选用麻*附子细辛汤;活血化瘀理气选用血府逐瘀汤;养阴清热选用引火汤;清热散结选用柴胡剂;脾虚用柴胡桂枝干姜汤;脾不虚用大柴胡汤;降逆化痰选用旋覆代赭汤;抗癌用白屈菜、蜈蚣、壁虎等,以引火汤、柴胡剂、血府逐瘀汤、旋覆代赭汤、麻*附子细辛汤等基本方药根据胃镜报告调整以上方药用量。

同时采用舌下静脉刺血去瘀热、生津;胸肋关节针刺理气活血通络;廉泉、太溪补肾养阴生津;背俞穴刺络拔罐活血清热,可以迅速改善梗噎症状、抑制肿瘤生长。

对于食管癌“食管气管瘘”,首先控制炎症,以通畅为妙,用旋覆代赭汤、连翘、金银花;促进溃疡愈合,选*芪桂枝五物汤、当归补血汤加穿山甲、玄参,重用炙*芪g;化痰降逆以抑制腺体分泌、止吐,选胆南星、清半夏、旋覆代赭汤;抗癌用白屈菜、蜈蚣、壁虎等。

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宋咏梅:运气理论蕴含前瞻性疫病观

《素问》运气七篇以天人相应为总纲,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以干支相配为推算工具,构建了一套完整而复杂的气化时空图式,论证了天地与生命气化的紧密连结和内在感通,并由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疾病观,建立了以五脏—五气为核心的内外气化环境交感致病机制,其中包含温疫的预测与防治,对后世医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运气七篇有关温疫发病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该篇以三阴三阳六气司天为纲,对六十甲子的气候、物候及疾病特点、治疗原则进行了归类和总结,指出“辰戌之岁,初之气,民疠温病”“卯酉之岁,二之气,疠大至,民善暴死……终之气,其病温”“寅申之岁,初之气,温病乃起”“丑未之岁,二之气,温疠大行,远近咸若”“子午之岁,五之气,其病温”“巳亥之岁,终之气,其病温疠”。通过对上述时段运气格局,尤其是客主加临的分析,发现温疫多发时段为初、二、五、终之气,与客气少阳相火、少阴君火密切相关。初、二之气,为一元复始,两阴交尽,阳气渐复之际,以自然、升发、条达为顺,若君相二火加临,阳气升发过早过快,则可见气大温,草早荣之象,人体受此影响则内生邪火,耗伤精气,疫*乘虚而入。五、终之气,为两阳合明、一阴始生渐盛、阳气敛降封藏之际,若遇君相二火加临,则阳明燥金欲降,火气承之降而不下;寒水受相火扰动,冬应寒反温,桃李反花,受天时影响,人体则封藏失司,精气内耗,化生邪热,引发温疫。

天地之气的异常变化是温疫流行重要因素,也是发病后证候表现的主要影响因素。己亥年岁运少宫,上临厥阴,岁土不及,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风气大行,脾土受邪。初、二之气,逢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加临,春行秋冬之令,阳气欲升受阻,阳热郁结于内;三之气,厥阴风木加临少阳相火,气运相合,风胜伤土;四之气少阴君火加临太阴湿土,湿热相搏;五之气太阴湿土加临阳明燥金,燥湿更胜,沉阴乃布;终之气,少阳相火加临太阳寒水,畏火司令,应寒反温,冬行春夏之令,失时反候,人体闭藏失司,阴精耗散,卫外不固,疫疠之气乘虚而入。从六气六步来看,新冠肺炎在不同时段邪气的主次不同,其中火热贯穿始终,大寒节后寒湿外袭郁闭内热,内热伤阴化燥,寒湿困阻肺脾。复杂的病情不仅与个体体质相关,还与多种运气因子的动态变化密切相关。

运气七篇的疫病观体现了中医学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但我们不可简单拘泥于常数之推演,应不断深化五运六气的相关理论及实证研究,为中医药防治疫病提供前瞻性信息支持。

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鲁明源:解读运气七篇应从“气、象、数、理”入手

五运六气理论源于《*帝内经》的“七篇大论”,是中医时间医学的典范,准确解读运气经文,是理解、掌握、运用五运六气知识的起点和基本功。但经文晦涩难懂,往往使初学者望而生畏。若能从气、象、数、理入手,可以较好地理解五运六气的理论原则、思维特点,以归纳解析六十甲子周期中复杂的运气格局变化。

气气是天地万物的本源,《素问·天元纪大论》载“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总统坤元”,提示天地源于一气,万物整体联系;而“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说明阴阳五行是天地万物运行的基本规则,即所谓“理”。析言之,天有寒暑燥湿风火,可用三阴三阳六气概之;地有生长化收藏,当以五行木火土金水统之。

象三阴三阳与五行盛衰周而复始,即形成了万物不同的周期性节律变化,这种周期性变化可以显现为各种不同的“象”,在天有星象、在地有物象、在人有病象,但天地人三才同律律动,其象息息相应。

数为了概括这种复杂的周期性变化节律,《内经》借助天干和地支作为工具进行推演,推“数”的方法属于传统算学的范畴,具有提纲挈领、易用难忘的特点。如凡年为壬寅之岁,则知“丁壬之岁,木运统之”,为木运太过;“寅申之岁,上见少阳”,是少阳相火司天。需要说明的是,五运六气理论提示了多种时间周期节律的存在,这些周期与五行星的运动规律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经文也反复强调对日月星辰的观察,结合《史记·历书》“盖*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的记载,说明古天文学应该是《内经》运气学说的重要科学依据,也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领域。

理即五行“盛衰、乘侮、胜复”之“理”。五行有盛衰乘侮,六气有亢害承制,其变化无非“盛衰、乘侮、胜复”,此可称之为分析运气格局的六字真言。《内经》对六十年甲子周期中每一年运气变化都有详尽的记载,这些经文分析的要点就是用五行“盛衰、乘侮、胜复”之“理”,解析天、地、人变化之“象”。如壬寅之岁,五运岁木太过,当有“风气流行,脾土受邪”,木盛极则有金气来复;六气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其基本特征是“火木同德”,司天相火为暑气,暑必兼湿而为雨,火盛极则寒气来复。故年的运气特点是风、火、凉、燥、寒、湿等诸气杂糅,其相应的诸多变化载于《素问·气交变大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等篇,但若以星象、物象和病象三分之,则纲举目张,条理分明。

所以,《素问》运气七篇论述五运六气的基本脉络可以概括为:三才合一,同步律动;理气象数,四位一体。研究的方法和目的就是观人与天地之象,推干支气运之数,明阴阳五行之理,悟流转更迭之气。

内容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