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医基础知识学习证候 [复制链接]

1#

一、征候的概念

证候,也叫证,是中医基础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的基本意思是证据、凭据。它既不同于“症”,也不同于“病”。“症”是疾病的表现形式,如头痛、发热等。“病”是疾病的名称,如感冒、肝炎等。而证候则是反映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之本质和全貌。“病”是全程的,“证”是阶段性的,它会随着疾病的进退而变化,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具有时间性、相对性、变化性的概念。“证”可以在概括疾病共性的基础上,不同程度的揭示每个患者的病机特点和个体差异,能够比较集中地反映出疾病的原因、性状、部位、范围、动态等各方面的信息,从而给医生指示出治疗疾病的具体方向。所以“征候”一词已经成为中医特有的诊断基本概念。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辨证的纲领,贯穿于各种辨证方法之中。辨证的过程就是对病人做出正确、全面判断的过程,或者说是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

中医治疗疾病不是着眼于“病”的不同,而是取决于“证”的性质。相同的证,代表着类同的主要矛盾,可以用基本相同的方法治疗,这就是“异病同治”的道理,也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和精髓所在。

征候概念在理论上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它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层次清楚,结构严谨。

二、征候所涵的内容

中医学的征候,基本上是从病体内部阴阳失调之状态,正邪消长之趋势等有关机能变化特点等方面集中反映疾病的原因、性状、部位、范围、动态等病理要素的综合性诊断概念,它大约包涵以下内容:

1、标志着人体对于致病因素的一些最基本的反映状态和类型。如里寒症:形寒肢冷,面色苍白,喜热恶凉,静而少言,俯身倦卧,口不渴,尿清长,便稀溏,舌淡润,脉迟等。大体标志着由于寒邪等病因的侵袭,或因人体自身阳气衰微而导致的全身或部分脏腑功能减退的反应状态。

2、根据中医学理论体系,揭示病理变化的部位、范围和机能变化的特点。如以脘腹冷痛,得食能减,喜热喜按,食欲不振,泛吐清涎,四肢欠温,气怯形寒,泻利清谷,舌质淡胖而嫩,脉濡弱等症状为辨证依据的“脾胃虚寒”证,基本上揭示出病变部位在中焦脾胃,性质属于虚寒,病理变化的范围可能涉及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等。

3、反映中医病因学发病论的基本观点或某些特有观念。如以脘腹闷胀或疼痛,口粘泛恶,胃纳呆滞,渴不欲饮,尿短黄,大便溏秽,或发热,舌质红,脉濡数等综合表现为诊断依据的“湿热中阻证”,则往往反映病人或兼受湿与热两种外邪同时侵袭,或因平时嗜食肥甘,内湿素盛,湿从热化等,致使湿与热合“如油入面”,阻滞困顿,伏郁熏蒸,胶固难移,气机受遏等有关病因学之基本观点。

4、概括了某些外感性疾病发展过程中固有的阶段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提示可能出现的定向演进或动态变化。如以舌质红绛,脉细数,身热夜剧,心烦,口干而不思饮水,斑疹隐隐,谵语等综合表现为诊断依据的“热邪入营”,则大体上概括了某些急性传染病或流行病之极期和高潮阶段。说明此时温邪已经化热,并向纵深窜犯,直逼营阴,上扰心神。同时也揭示有可能出现“热极动风”之抽搐,或“热入心包”之神识昏迷,以及“热入血分”等定向发展趋势,从而便于医者及时考虑“先安未受邪之地”,尽可能地制止或减少各种严重的继发性征候。

三、征候的表述形式

形式是内容的存在方式,任何内容只有通过一定的形式才能表现出来。征候的形式取决于征候的内容,并在内容变化的基础上跟随着变化。日常用来表述征候概念的普遍形式,一般是以气血、阴阳、虚实、寒热等为核心,再与脏腑、六淫、六经、卫气营血、三焦、痰、食等概念有机的结合而共同组成。日常所见的最简单的征候形式,如肺燥、胃寒、肝郁、肾阴虚、湿困脾阳、肺蕴痰热、心阴亏耗、毒热内炽、春温入营等。

四、征候与病名和症状的关系

疾病(这里主要指病名)通常是从总的方面反映人体机能或形质异常变化或病理状态的诊断学概念。疾病是导致征候和产生症状的根源。在反映人体病机方面,征候比症状深刻得多,比病名清晰和具体得多,征候是疾病本质的反映。病证结合的诊断模式显示了祖国医学的卓越成就,在世界医学领域中是独树一帜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