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全国政协委员王桂英建议选址济南筹建中国中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哪家医院看最好 http://baidianfeng.39.net/

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中医药发挥重要作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山东省委副主委,济南市委主委,济南市副市长王桂英提交提案,建议选址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筹建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

建国字号中医大学势在必行

在王桂英看来,肯定中医药作用的同时,更应该培养更多高层次中医人才。“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完善的中医教育培养体制。”王桂英介绍说,目前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中带有“中医”的高校有33所(不含下设的独立学院),但中医药高校在中医药传承和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医院校在追求多学科发展过程中过多追求规模,中医药特色建设并不突出;再比如,中医教材过于哲学化、理论化,医院校重视理论教学,忽视临床实践,科研、医疗、教学没有很好的融为一体,难以培养出高层次、复合型中医药人才。”

王桂英说,针对以上问题,依托中国中医科学院筹建一所国字号中医大学,开展中医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尤为必要,“筹建国字号大学,可以从国家层面更好地传承中医文化。中国中医科学院作为国家中医药研究领域最高的科研机构,依托其组建大学,可以充分发挥其集科研、医疗、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优势,有效解决中医人才培养‘重理论轻实践’问题。”

王桂英的这一建议,与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所想不谋而合。5月25日上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召开视频会议,黄璐琦在大会发言时也建议,按照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建立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培养一批中医药经典理论扎实、临床实践丰富,现代科技与传统知识兼备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以科研机构组建大学,可以促进企业、医疗机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等协同创新,以产业链、服务链布局创新链,完善中医药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模式。”王桂英进一步解释,总结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医药救治经验,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设立中医疫病学研究机构,也可以更好地应对今后突发疫情事件。

依托科研机构筹建大学已有先例

筹建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是否可行?王桂英也做了相关调研。据其介绍,近年来,我国已有依托国家科研机构筹建大学的成功案例,成为快速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

比如,年,中国科学院大学正式成立,短短几年之内,大学发展迅速,ESI排名稳居国内首位,成为国内综合实力最强的高校之一;再比如,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成立,目前该校已成为我国培养人文社会科学拔尖人才的研究型大学的知名高校。

“自去年全国中医大会以来,中医和教育界的专家已对组建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进行了论证,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办学路径和模式初步明晰。”

王桂英建议,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科学院等部门,借鉴协和医科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先进的理念和成功的经验,依托中国中医科学院科研和资源优势,加快推进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筹建工作。同时,充分发挥中国中医科学院科研、医疗、教学的平台作用,建议将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办学定位于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中医药人才的大学,高端起步、高水平建设,充分发挥其国字号大学的示范引领作用。

选址济南,优势得天独厚

针对大学的选址,王桂英首推济南。“济南是扁鹊故里、中医要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有着深厚中医文化底蕴、丰富的中医药资源、迅速发展的中医药产业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当前正在加快推进国际医疗康养名城建设,是建设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最佳城市。”

王桂英表示,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作为山东省承担国家新旧动能转换战略的重要平台,当前已集聚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北方中心、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齐鲁微生物资源中心等高端医疗资源项目,能够很好契合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医教研产”办学定位,同时具有快速新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的成功经验,建议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在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选址筹建。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注意到,去年11月,第六届中医科学大会在济南召开,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4位国外知名专家、13位两院院士以及全国知名中医药大学、学会、科研机构代表等余人在参加大会。大会的成功举办,呈现出济南中医药文化底蕴的深厚,丰富的资源,广阔的发展前景,大大提高了济南的知名度。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记者崔岩黄翔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