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最有效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明清以降,西药东渐,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末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带来五口通商、医学传教士。之后,年清末儒学大师俞樾的《废医论》,主张“中医可废,而药不可尽废”。继而年鸦片戒烟药的泛滥、年本牌药物的推广、年2月国民政府卫生部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议通过《废止中医之办法》及年《中华药典》的出版等一个世纪对传统医药的冲击,从此奠定了新药在华的根基。从西药学的传入到中国药学的流变,在中西互鉴的过程中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的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宏大气度。聚焦中西方文明互鉴,探索中西汇通下中国药学的发展、西药学的传入与中西医药的互动与博弈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年2月11日,上海大学历史学系、上海大学国际禁毒政策研究中心与《医疗社会史研究》编辑部主办了“中西互鉴:西药学的传入与中国药学的流变”学术圆桌会议,与会学者围绕这一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探讨。
本次学术会议由上海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舒健主持,上海大学文学院院长、历史学系教授张勇安、香港药史学会会长、上海大学国际禁毒政策研究中心资深客座研究员赵粤致辞发言,特邀香港城市大学中文与历史学副教授范家伟、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学系博士后黄运、台湾地区“中大”历史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长皮国立、复旦大学药学院副教授兼常务副院长潘俊、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学系博士后王亚楷、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学系教授夏昀、医院药剂科研究员朱珠作为主讲嘉宾。
参与本次学术圆桌会议的学者,研究方向涵盖了元明中医药史、近代中国毒品史、香港与五口通商药学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医疗社会史、疾病史与中国近代战争与科技、国际禁毒史、西方医疗社会史等诸多领域。中、西医药学历史的专家学者就西药学在华落地、孕育、发展与中华文化碰撞而擦出火花等专题展开探讨,以药学作为索引,深入讨论药学史的发展历程,思考未来药学领域的研究方向。本文整理自会议记录稿。
一、专家致辞
香港药史学会会长、上海大学国际禁毒政策研究中心资深客座研究员赵粤在致辞中表示,目前大陆(内地和香港)和台湾地区的学者在传统药学史本草文献研究、近现代禁毒史领域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总体而言,近现代医药学仍处于起步阶段。此次举办圆桌会议的目的在于鼓励更多年轻学者在近现代药学史领域深耕,丰富医疗社会史中近现代药学史范畴的研究,从医疗社会史层面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上海大学文学院院长、历史学系教授张勇安则在发言中指出,近年来医疗社会史研究的开展如火如荼,并且中西的医疗社会史研究各有侧重,主要涉及到疾病、卫生、治疗、药学四个层面。西方学术界在上述四个层面的研究发展较快,但药理学方面的研究相对而言仍较为薄弱,而在国内这一情况更趋于严重,中国的医疗社会史研究较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