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中医的基础理论是什么,中西医有何不同
TUhjnbcbe - 2023/9/4 21:14:00
北京白癜风那儿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xcxbdf/

中医理论来源于对医疗经验的总结及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思想。其内容包括精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气血津液、藏象、经络、体质、病因、发病、病机、治则、养生等。

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医专著《*帝内经》问世,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时至今日,中国传统医学相关的理论、诊断法、治疗方法等,均可在此书中找到根源。主导中医几千年,医院校都是教和学古典中医理论,千年不变,功力深厚,定力无边。

中医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其独特之处,在于“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及辨证论治。主要特点有:

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由最基本的物质(命名为“气”)以及其运动(包括两种不同趋势的基本运动--阴和阳)构成,“人以天地之气生,以四时之法成---《*帝内经》”。阴阳二气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并时刻都在运动与变化之中。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两者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一旦这种动态平衡受到破坏,即呈现为病理状态。而在治疗疾病,纠正阴阳失衡时并非采取孤立静止的看问题方法,多从动态的角度出发,即强调“恒动观”。

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即“天人合一”、“天人相应”。人的生命活动规律以及疾病的发生等都与自然界的各种变化(如季节气候、地区方域、昼夜晨昏等)息息相关,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及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程度不同,其体质特征和发病规律亦有所区别。因此在诊断、治疗同一种疾病时,多注重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并非千篇一律。

认为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不论在生理上还是在病理上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因而从不孤立地看待某一生理或病理现象,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多从整体的角度来对待疾病的治疗与预防,特别强调“整体观”。

一、精炁(气)学说

炁(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

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有“升降出入”四种形式。由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如动物的“生长壮老已”,植物的“生长化收藏”。

气是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使之得以交感相应。如:“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

天地之精气化生为人。

二、阴阳学说

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最初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光为阳,背日光为阴。

阴为“体”,阳为“用”;阴为有形之“体”,阳为无形之“用”。

阴阳的交互作用包括:阴阳交感、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

三、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成就,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但是这并不代表五种物质,而是物质的五种属性。

五行于中医则体现了具备这五种属性的人体五大系统的相互关系。木火土金水这五个符号分别代表肝心脾肺肾所统领的五大系统。中医不是研究微观的病*细菌如何作用于人体的理论,而是研究人体整体的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并且通过中药、按摩、针灸,甚至心理作用去调节各个系统之间的平衡,以此保持身体健康。

五行的交互作用包括:相生、相克、制化、胜复、相侮、相乘、母子相及。

四、藏象学说

藏:指人体内的五脏六腑、奇恒之府,通称为脏腑。象:一指“形象”,即脏腑的解剖形态;二指“征象”,即脏腑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三指“应象”,即脏腑相应于四时阴阳之象。

透过外在“象”的变化,以测知内在“藏”的生理病理状态,称为“从象测藏”。即“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

“脏腑”不单是解剖型态的概念,而是包括解剖、生理、病理在内的综合概念。

五脏:指肝、心、脾、肺、肾,一般笼统功能为“化生和储藏精气”。

六腑:指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一般笼统功能为“腐熟水榖、分清泌浊、传化糟粕”。

奇恒之府:指“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五、气血津液

气、血、津液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气的生成源自先天与后天。禀受于父母的精气,称为“先天之气”。肺吸入自然的清气,与脾胃运化水榖产生的水榖之气,合称为“后天之气”。

气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营养等作用。

人体的气可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常,称为“气机不调”。其表现形式有气滞、气郁、气逆、气陷、气脱、气闭等。

六、经络学说

参见:针灸学及腧穴

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

经络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别络、浮络、孙络、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

经络在中医学的重要性正如《扁鹊心书》所说:“学医不知经络,开口动手便错。盖经络不明,无以识病证之根源,究阴阳之传变。”

七、病因学说

《*帝内经》将病因分为阴阳两类:“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

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把病因分为三类:“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房室、金刃、虫兽所伤”。

宋代陈无择提出“三因学说”:外所因、内所因、不内外因。

中西医的区别是什么?

中西比较医药学是一门跨民族、跨学科、跨文化,以科学哲学为指导思想,研究医药学领域的文化现象、学术发展、历史交流、语言翻译和科学方法论等因素,探讨如何将宏观整体医学与微观实证科学相融合为目的的综合性学科。它属于一种以上文化背景的不同诊断思路,不同治疗思路以至不同医家的生平之间所曾存在过的跨国度的精神交流和事实联系。

中国和西方的医学交流也因丝绸之路的出现而日益增多,这些交流给双方的医学都带来冲击,碰撞,在各自的医学史上留下不可忽略的一笔。隋唐以来,大批波斯、阿拉伯药材输入中国,亦有不少药材商来华,有的甚至在中国开药铺。《海药本草》的著者李珣世代以香药为业,对外来药物有着丰富的知识,李珣属于“土生波斯”,陈垣先生认为李珣即为李苏沙后人(李苏沙系唐穆宗长庆四年(公元年)向穆宗敬献沉香之波斯大商《旧唐书·敬宗本纪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回回药方》残本中有一部分是用波斯语写的。

中国的医学对西方医学也有影响,公元年,波斯著名史学家拉什德主持编纂了《唐苏克拉玛》(TANSUQNAMAH),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中医西译本,举凡脉学、解剖学、产科学和药理学都有论著。北京中医药大学朱明博士和德国专家弗兰克博士合作将《唐苏克拉玛》(TANSUQNAMAH)残卷影印本成功带回中国,为中西医学交流增添重要历史实证研究资料。著名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MarcoPolo,~)于年到达中国,返回威尼斯后写下《马可·波罗游记》,该书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对15世纪新航线的开辟、新大陆的发现有着不可否认的重要作用。其足迹涉及中国许多地区,他在游历甘肃时提到肃州(酒泉)境内多山,山上产一种质量上乘的大*,行销世界各地。

不同的文化内涵蕴育并发展形成了不同的科学。医学是科学的分支,其发展系于原有的文化母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涵义。学术的汇通和交争,就像维也纳的音乐一样常盛不衰——现代音乐也好,古典音乐也好,虽然难评孰优孰劣,而它们都使得人类的音乐生活绚丽多彩,艺术成就交映辉煌!中西医学亦复如是。

学术的汇通和交争,是东西方两大文化体系的碰撞,医药领域是这一碰撞所产生的影响最为深刻的地方,突出表现为五千年文化传承的中医药学宏观体系与西方文艺复兴以后微观实证医药学体系的相互冲撞和砥砺磨荡。比较医学超越了语言和种族的界限,单一的医学被双边的、比较的视野所取代,对于更广泛的理解各医学之间的关系有重要意义。民族医学是构成世界医学的细胞组织,而比较医学则是连结起这些单个的、孤立的细胞的血液。深入理解全球化带来的文化格局的演变,研究相应的文化策略,对于比较医学研究的未来至关重要。

中西比较医药学是东西方将各自的哲学思想立为根基,以科学方法论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当以医药学学术流派为核心内容,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多方面的含义,总结得出中西医药文化的交叉点和创新点。比较医药学中特别重视中西医学学派的研究和方法论的研究,才可能探讨和把握宏观与微观相融合的契机。因为学派研究可以反映出中西学术的源流和治学的途径,大到哲学文化,小到技术方法,均可通过比较而有所得。

应该提倡把医学置于更广袤而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中进行研究。从历史上西方哲学和科学方法论入手研究中医药,这仅仅是个开始。现实中,我们既需要有古朴优雅的亭台楼阁,也要有气势盖人的摩天大厦。中西医药学比较研究非常贴近于科学史研究,她让人体会到科学创造时所获得的灵感,而这种灵感往往来源于文化背景的多元性对科学创造的影响。如果画地为牢,固步自封的做法势必导致原生中医药的保持和发展创新之间的矛盾,强求统一和不变的结果只能是扑灭生机,带来自身的封闭和衰微。中外医学交流史的诸多事实已经说明了,就深层次的中医药文化发展而言,异质医学文化之间的碰撞、交流、挪用、吸收可使双方受益,尽管这种交流并非完全对等的,很多时候甚至是一边倒的。基于全球化引发的文化同质和文化多元的考虑,人们提出了既涵盖全球,又包涵本土的全球本土化,即所有全球范围的思想和产品都必须适应当地环境的方式,而那种洞悉全球与本土的辨证关系的思想遂被称作全球本土主义。撇开本土强调全球,或撇开全球强调本土都忽视了它们所蕴涵的辨证关系,都是不足取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医的基础理论是什么,中西医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