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二十四节气你了解多少带你了解更详尽的它
TUhjnbcbe - 2023/9/14 16:23:00

引言: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节令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充满了童谣的意味。我国是历史悠久的农耕文化国家,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古代,物候和气候对人们的生活影响至关重要。二十四节气是人们在漫长岁月中发现星空运行规律,并将其与自然界的季节变化相互结合起来,形成影响农事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天文学与农业文明的智慧产物。

古人根据潮涨潮落,花开花谢,山青草绿,候鸟迁徙来把握岁月的变化。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用二十四节气指导着农业生产,同时也将其发展到了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无论是民俗文化,还是祭祀典礼,都与节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最初四个节气的来源

最早的节气来自于“星辰历”,是天文星象,也是历法。我国古代对于星空天象的观测很早就有,白天出门时太阳是方向,夜晚出行时星空月亮即是指明灯。人们根据日月和星辰的变化来确立方向与时间,推算月份与年份的变化。根据相关甲骨文的考源,商朝时期人们就已经通过物候变化了解到了自然规律,并且甲骨文中也有代表春夏秋冬的字样出现。

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鹖冠子》

周朝时期,古人在观察天象过程中逐渐发现,无论时间如何变化,其他星象都有不同转移,唯独北斗七星在天空的位置是永远不变的,从而以此为准辨别四季,斗转星移之间便确立了四季时间。

同一时期,人们通过观察太阳照射地面时物体的影子长短有所区别,从而判断出节气的到来。具体的测量方法是通过地面垂直的杆子被太阳照射的影子来确认的,影子最长的时候就是冬至,影子最短的时候就是夏至,也就是“立竿见影”。在夏至与冬至被确立的时间里,春分和秋分也大致在相近的时期内被确立下来。

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尚书·尧典》

“春分秋分,昼夜平分”

现有文献记载最早被确立出来的四个节气是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战国时期的《尚书》中日中代表春分,日永代表夏至,宵中代表秋分,日短则代表冬至,这便是最早的四时时令系统。此时东部地区尚有五时时令系统,但后续历史发展中时令同历法都有不同变化,在此不做赘述。

四季更替的天文含义:太阳在*道上的运行轨迹,与地球公转轨道上的赤道平面有一个夹角,称作*赤交角。*赤交角约为23°26′,太阳则在地球的南北纬23°26′即北回归线与南回归线中间移动,产生四季变化。太阳每一次照射在北回归线时则是夏至,照在南回归线的时间是冬至。

二、二十四节气的确立

春秋战国时期四个节气确立之后,代表四季开始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气也相继确认,四时八节是二十四节气的核心部分。它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指导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并逐渐开始影响祭祀典礼与文化活动。这一现状一直维持到了秦汉时期,明确了我们今日所使用的二十四节气。据相关文物考证研究,海昏侯刘贺的墓中出土的“镜晷”“圭臬”就是当时测量节气所用的工具,同时也有可能在祭祀中作为节令指正所用。

首次将二十四节气完整记录的是《淮南子》一书,书中记载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顺序与今天我们所使用的完全一样,证明我们完整的使用二十四节气已经在多年以前开始了。

秦始皇统一六国,各国文化制度历法等皆有相应的糅合与变化,当时使用的历法叫“颛顼历”,沿袭周朝所制。汉武帝时期,由于闰月等原因,“颛顼历”与实际天象渐渐不再符合,天子遂下令重造历法,于公元前年重新颁布汉历,称“太初历”,同时将二十四节气也放入立法之中,用以指导每年的祭祀典礼与农业耕作。

我们知道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的“运行轨迹”来确立的,而历法的月是根据月亮的朔望运行制定的,所以这时期的历法可以算作是“阴阳合历”。至此,二十四节气正式的从官方角度被确立下来,开始完全进入人们的劳动与生活。

历法使用过程中仍有不断的更新与创制,直到元朝时期,通行的历法出现了较大误差,此时的皇帝忽必烈便命令天文学家郭守敬主持编制新的历法。郭守敬制作了大量天文观测用具,如圭表、玲珑仪、侯吉仪等十多种天文仪器。同时在大都修建了观星台,还在全国建立了26个观测点进行天文观测,最终准确测算出一年时间为.日。根据这个数据,他重新编制了历法《授时历》,确立出二十四节气的精确时刻。历法将一年分为十二个月,每个月有两个节气,前面的是节历,后面的是中气。比如,立秋是节历,处暑就是中气。

古代的历法学家将每年冬至到次年冬至这段时间进行划分,每一个节气代表的是某一个确定的时间点,这就是“平气法”。清朝时期所用的“定气法”则规定,太阳在*道上运行的每15°是一个节气,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每15天左右一个节气。

节气的准确度只适用于*河中下游地区,其他地区则根据地理变化和气候原因有所区别。节气划分是在季节与气候变化包括物候现象上综合考量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季节的开始,而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又是历法角度的划分。小暑大暑和小寒大寒反应温度变化,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则是降水现象。白露寒露霜降是水汽凝结现象,小满芒种是耕种收成相关。

三、节气与农耕文化

中华民族诞生于*河流域,农耕文化一直伴随着文明历史的进程,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也是人们繁衍的力量源泉。上古时期的人们不但将耕种与天文现象联系起来,还通过这些变化来指引人们的生活。

《*谷子》有云,春发夏长,秋收冬藏。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亦是指养生之道,自然规律不可逆反。二十四节气反应的是时候,物候,气候三种变化。

古人在长久的观察中发现,无论是阴雨连绵,还是狂风大作,时候到了,物候和气候自然会表现出它应有的状态来。这是自然界的规律,也是农耕文化的体现,是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适用的节令指南。农业生产离不开耕种、施肥、收割、储存,时间的变化决定生产,人的行为受到天的限制,并逐渐统一。

《春》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一年之计在于春”

古人以农为本,重视农业生产,依赖自然条件,顺应四时变化来安排自己的劳动出行,穿衣进食,祭祀礼仪。传统民俗里说:立春五日,蛰虫复苏,立春十日,冰面消融。

立春是岁首,代表着新的一年开始了,万物复苏。秦汉之前,立春日要举行祭祖祈福、驱邪避灾、农耕庆典等活动,谓之“春节”。秦汉统一天下,各地民俗文化融合,节令与时气的统一正象征着*权的统一。

立春又称“打春”,民间有些地方这一日会在树上帮上红色布条,寓意祈福纳吉。我们吃的“春饼”,“春卷”多为古时立春这一日所食之物。而有些地方,则在立春这一日大嚼萝卜,谓之“咬春”。

立春过后是雨水,相对于寒冷干燥的冬季而言,雨量开始渐渐增多。这一时节的雨多为毛毛雨或淅沥沥的小雨,俗话说“春雨贵如油”,正是因为这绵绵春雨,才得以滋长农作物的生长。雨水后惊蛰,寓意春雷乍动,蛰虫复出,春耕由此开始。惊蛰后气温回升,春意盎然,大部分地区的农民已经开始在田间忙碌。农事不等人,这是千百年来流传的朴素智慧,即使现代化发展与科技进步再快速,也改变不了时令带来的农耕时刻。

春分在天文学上的意义比农业上更为深远,古代皇帝也会在春分这一日进行祭日活动,称为国之大典。民间则流行春祭,放风筝,挖野菜,竖鸡蛋等。

Tip:关于鸡蛋能够在这一日竖起,则是因为昼夜平分之日,地轴与公转平面刚好处于相对平衡的角度。不过一定要选择刚生下来四五天的鸡蛋,因为这种鸡蛋内蛋*素带松弛,重心下沉,有利于竖起。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

清明节不但是节令中的重要日子,也是祭祖的日子,双关自然节气与人文传统。中国人自古讲究百善孝为先,传统清明节这一日要扫墓祭祀、缅怀祖先,在亲情凝聚的同时还可以增加自身的认同感。人生不忘来处,但识归途。清明节不但有祭祖和农耕的文化,同时还融合了寒食节与上巳节。最早的寒食节源于上古,一说是为了禁火,由于时候原因,没有新的柴火,所以禁火,只吃冷食。一说是为了纪念公子重耳的忠臣介子推,他归隐之后晋文公为了逼他下山,下令放火烧山,最终丧命火中。所以这一日不生火,只吃冷食,以托哀思。上巳节则是每年的阴历三月三,人们去河边沐浴,驱邪避污。一说三月初三是轩辕*帝的诞辰,民间亦有“三月三,生轩辕”这样的谚语。一说三月三是女儿节,“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古代女子于这一天着鲜艳服装,出门游玩。古人在游玩这一项娱乐活动中名目甚多,三月三不仅是出行佳节,还是男女相互传递信物,订立盟约的时间。

春季的最后一个节令谷雨,顾名思义雨润百谷。这一日人们插秧移苗,点瓜点豆,更有谷雨饮茶的习俗。而海边渔民则有谷雨祭海的习俗,因为谷雨时节海水回暖,百鱼游至浅水,意味着下海捕鱼会大获丰收。

《夏》

立夏意味着夏季即将到来,早春作物此时可以收获,晚春作物需要及时下种。古代在立夏这一天要进行迎夏仪式,君臣着朱红色衣服,随行马匹、车辆,包括装饰物品一应全是朱红色,表达希望获得丰收的美好愿望。民间有立夏之日吃嫩蚕豆的习俗,也有用网子装好鸡蛋挂在小孩身上,让他们出门“斗蛋”,有些地区还有“称人”这样的风俗。

“小满不满,芒种不管”

立夏之后就是小满,意为农作物开始灌浆,颗粒饱满。另有一层含义则是雨水丰沛,蓄水小满,如果小满不满,则芒种无法栽种水稻。小满之后是芒种,芒种就是忙着栽种。有芒的作物已经成熟,接下来就要栽种水稻了。民间还有芒种这一日送花神的风俗,五月中旬百花凋零,为花神饯行有用彩带绑在树上的,也有用花枝编成造型的,林黛玉葬花就在芒种这一日。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芒种过了是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全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夏至之后气温高升,地面气压不稳定,常有小范围降雨。而长江中下游则是梅雨天气,暴雨成灾,还有空气潮湿,影响人们心情。山东地区夏至这一日要吃过水面,即是凉面条。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夏至过后,白天逐渐变短。

“头伏饺子中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夏至后是小暑与大暑,这两个节气属于气温逐渐身高,酷暑难耐时节。这个时节收成已经告一段落,剩下的就是田间劳作,水稻处于拔穗的时候,田间劳作依然繁忙。小暑后要吃新麦子,祈求来年丰收。人们注重身体保养,预防中暑,天气太热的时候,还会用荷叶,绿豆,扁豆等煮成消暑粥品。

Tip:小暑与立秋后这段时间,便是三伏天,三伏天是一年里最热的时间。伏天吃冬瓜、苦瓜、菠萝、莲子等清热解暑食物,同时由于出汗较多人们也需要补充营养,所以吃淀粉类含量高的食物比如面条烙饼可以弥补身体过度消耗的能量。暑在中医中又称长夏,暑中要养脾,所以清淡饮食,瓜果蔬菜都要均衡摄入。

《秋》

立秋代表着秋天即将来临,但是温度还在高温阶段,俗话说立秋之后还有二十四个秋老虎,意思就是说还要热二十四天。古代在立秋这一日要进行土地神的祭祀活动,寓意丰收庆祝。民间还有秋社,晒秋,秋忙会,贴秋膘,啃秋等活动。炎热的夏季已经过去,接下来就是轻松的时候,可以放心休息一下,缓解缓解忙碌。

立秋后的处暑,是高温天气的最后阶段,意味着暑即将结束。民间有放河灯,吃鸭子等习俗。而农事上则要抢收抢晒,以免突遭暴雨,淋坏收成。白露时分地面温度下降,水汽容易在靠近地面的农作物或者植物叶片上形成露水,说明天气已经在转凉了,有的地方白露这一天还会下雨。丰收的季节结束了,人们开始运用自己的智慧将那些普通的食物丰富起来。这个时节民间有酿白露米酒的习俗,有的地方还要喝白露茶,吃龙眼。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秋分这一天与春分相对应,古代有春祭日,秋祭月的习俗。《诗经》中“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的流火是指“大火星”,它逐渐西沉意味着暑退秋至,天气渐渐转凉,一场秋雨一场凉。秋分时节农事上是最忙的,秋收,秋耕,秋种,一面要及时抢收农作物避免阴雨天气,一面要即使播种早冬农作物,为第二年的丰收打好基础。

“悲春伤秋”,正是因为秋天的萧瑟感带动了诗人心中的愁绪,才酝酿出一首首名篇杰作。“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这些诗句生动描绘了落叶缤纷,天清气朗的秋日风光,读起来宛若场景再现。

秋分过后即是寒露,听名字就感觉到了冷气。此时已深秋,降温较为明显,玉米收获之后,小麦开始耕种。霜降时节田间作物容易受冻,早上推门出去,一地白霜。后续的霜降会让植物变得枯萎,收完棉花割豆子,捡完瓜果种油菜,这时农事仍有活计在田间,只是相对于春夏时节稍微减少。民间此时有赏菊花、祭祖、登高等风俗,重阳节也在此时间段。

《冬》

立冬意味着冬天到来,农作物已经收割完毕,接下来就是休养生息的时候,古代在立冬这一日会举行祭祀等活动。北方地区认为立冬吃饺子,可以保证耳朵不受冻,南方某些地区此时还在抓紧时间种植油菜。立冬后的小雪大雪有可能会出现降雪天气,南方地区在此期间会制作腊肉腊鸡腊鱼等物品,有些地方还会制作糍粑,晒鱼干。“小雪地封严”代表这时节也没有什么人去地里干活了,大家都在家里娱乐或者做腌制风味食品的活动。

“小寒不寒,清明泥潭”

冬至在古人眼里也是一个比较重视的大节令,有些地方还有冬至祭祖的习俗。冬至祭祀一般都是为了祈祷来年丰收,家庭和睦。冬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全年白天最短黑夜最长。正所谓盛极必衰,冬至过了,白天又会逐渐变长,四季更迭,循环往复。有的地方冬至喜欢吃肉丸,有的吃年糕,有的吃汤圆,北方大部分地方吃饺子。小寒大寒是天气渐渐变冷的时候,而且三九天就在这个时间段。

“夏练三伏,冬练三九”

农事上在大小寒节气主要是防寒防冻,还有为了来年春灌修建水渠。大寒是全年最后一个节气,而且临近新年,这个时候人们都在为过年做准备,备年货,祭祀贡品,洒扫庭院,除旧迎新。农作物在这时候不宜生长太快,因为气温较冷,短小贴地的作物更容易抗寒。

我们国家幅员辽阔,地大物博,节气适用于大部分地区,并非所有地方的农事活动都能与节气对应上,而且各地风俗多有不同。比如*河中下游雪最多的时候并不是在大小雪时节,反而是二月份。北方地区天寒地冻的时候,四川等地已经有油菜花盛开。南方人吃糍粑,年糕,北方某些地方甚至没有见过这些食物。更不用说四季如春、百花盛开的城市,还从未下过雪。正因为如此,今人一时之间走遍华夏便可感受四季变化。

作为农业为主的国家,气候变化影响农事生产,也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活动。节气不但是耕作时应的衡量标尺,也是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与规律总结。

四、节气的延伸意义

人们对节气的感知与认识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在不断的发展,农耕文化还诞生了大量的农谚与民谣,节气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它自身名字所蕴含的概念。

古人重视“天”的文化,执着“地”的延伸,在四季变化和朝代交替中,天时对于人们的重要性已经不仅是农耕文化本身。清明、立春、冬至这些节令已经成为了节日,与之相关的节日文化和生产仪式也成为了固定的传统,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节气。

总结:

古人在天文和地理上的智慧水平影响着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变化。四季形成与天时有关,栽种耕耘与地利有关,繁衍生长则与人和有关。我们的祖先早早的领会到了这一点,将这些气候和物候的文化知识融合进传统里,根植于观念中,指导着生活与农作的同时,也影响着人们对世界的感知与认识。

这不是夜观天象的变幻风云,是古人在漫长的时间里感悟到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巧妙联系,并且通过朴素的时间理念将它们转化成秩序从而进行生产管理。能够在农耕文化中达到这种时间与空间的另类和谐,是古人长久来对“天”的崇拜与敬畏,是农事活动赋予中华民族的深刻内涵,是天文历法与农耕文化的结晶产物。

1
查看完整版本: 二十四节气你了解多少带你了解更详尽的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