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一起学中医伤寒杂病论太阳篇条文三
TUhjnbcbe - 2023/9/25 21:59:00
北京最好扁平疣医院 http://m.39.net/news/a_8605173.html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这些话是在告诉不要管有没有发烧,都要用以下的状况去辩证。可能古代的庸医凡是看到发烧就会认为是热性疾病,然后就用下法去治疗伤寒,往往把病搞得更严重。所以,这句“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就告诉你,无论他有没有发烧,都要用后面的辩证点,来决定是不是伤寒。

“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这个必恶寒,就是一定会感觉到发冷。麻*汤证到底是不是绝对会感到发冷?其实在中国最南方就没有那么绝对。如果是北方或者西北方那里的人,腠理比较坚实,麻*汤证会比较明显。但南方地理湿热,腠理稀疏,大多可能都是松的。所以理论上怕冷是一定有。但是在南方的话,可能只是稍微有些感觉而已,所以怕冷,百分之八九十以上是正确的,但不敢讲是绝对的。

体痛也是百分之八九十正确的。桂枝汤风伤卫的人,身体有的时候也会有一点酸痛。桂枝汤证的酸痛像是,今天做了一些运动,软绵绵的酸痛。

麻*汤寒伤营的酸痛,是那种不通则痛的感觉,血液不通。因为寒气到那里,那个地方的气、能量就会被定住,邪气就会被憋住,所以就会有身体不通的感觉。所以寒伤营的这个酸痛会比较明显。

呕逆,凡是感冒,邪气一强,身体相对来讲,就会有更多的正气跟它相抗衡。那身体要调度这些正气去跟邪气相抗衡,它会从平常身体最多正气的地方,可能就是消化系统。因为它每天都在消化食物。那如果气不够身体就会找它帮忙,把消化系统的气调过去,如果还不够用,那就可能调泌尿系统,从肾里面去调。所以人在感冒的时候往往就会感觉到一个现象是,胃口没有了。因为人的能量已经不聚集消化系统了。往往中医会问胃口怎么样,人感冒医好了之后,胃口就会恢复,胃口恢复了就代表他感冒好了,这是一个说法。

但是现在大多数对感冒的态度是,身体要底子厚才能够去抗病,所以要吃多一点,这在中医来讲是万万不可的。因为硬给它塞食物进去,能量会被胃拉回来,就没有力气打感冒了。中医的看法是要吃那种非常容易消化的东西来帮助抗病机能。还要少喝水,因为喝水也会消耗消化的能量。所以,感冒一定会胃口很不好,那当胃口因为要抗病而停摆的时候,如果再吃一点东西,吐的机会就变高了,感冒的时候会经历到一件事就是,本来并不想吐,可是吃了一些东西后却要干吐了,这个呕逆是在形容这个状态,但是并不是说人一感冒就会一直吐。

汗孔闭住了,脉就阴阳俱紧。历代这个脉的阴阳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比如说浮取是阳,沉取是阴。或者是,上焦是阳,下面这个尺部是阴。张仲景这个脉法的阴阳俱紧,就是它前面《伤寒例》讲的脉尺寸俱浮,阴阳就是无论是上焦的脉,还是下焦的脉都是紧的。脉浮就不用讲,因为一开始第一条就一定是脉浮了,所以伤风是脉浮缓,伤寒是脉浮紧,这是必然的,但都是浮脉。

这个地方的阴阳要定义为寸关尺,而不能定义成浮取还是沉取。因为如果定义成浮取、沉取的话,脉刚把到上面很有力,按到中间还很有力,按到底下还很有力,这叫洪脉,是阳明病的脉,所以在这里阴阳就是指,无论是上焦还是下焦,寸关尺都会变得比平常要浮紧这是一个基本的辩证。

太阳篇如果读得很扎实、很稳的话,那后续篇章就会越读越容易。一开始总是学得比较慢,可是不要太害怕,很多东西解释过一次以后就不必再解释了,将来会越来越快的。

历代的医生在问诊的时候,往往就会问说:“你现在还有没有怕冷,还有没有怕风?”为什么在治感冒的时候会这样问诊法呢,因为如果这病人还觉得怕冷,代表病邪还没有离开太阳的区块。这是常常要问的问题。

这个问题是医生在看这个病的传变的时候会这样问。因为感冒这个东西,进入人体以后,它不是永远都不动的,今天进入太阳区块了,从卫气进来了或者打到营气了,明天就走到别的地方也是有可能的。所以张仲景在医感冒的时候会说,生病要马上煮药。因为病邪进入人体会有传变,体质不一样,它传的速度会不一样。后面两条就是提出来,如果感冒了一天以后,有可能这个病邪就会跑到别的经了。

所以经医院里面行医,但却适合在家庭里面行医。医院里面行医,拿到药回家再吃,在回家的路上,病邪都不知道传到哪里了。感冒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病。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京东月销量好评率98%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19.5购买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起学中医伤寒杂病论太阳篇条文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