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西学中中医基础理论剖析中医基础理论
TUhjnbcbe - 2023/12/29 17:35:00

西学中中医基础理论剖析

——初读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年第三版《中医基础理论》心得笔记

续接上文

第四章经络

第1节经络学说概述

一、经络的基本概念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经络学说的形成

三、经络系统的组成

(一)经脉

1、正经

2、经别

3、奇经

(二)络脉

1、别络

2、孙络

3、浮络

(三)连属部分

经络在体内连属于脏腑,在体表连属于筋肉、关节、皮肤。

1、经筋

2、皮部

第2节十二经脉

一、十二经脉的名称

二、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

(一)走向规律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至胸。

(二)交接规律

1、相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

2、同名的手、足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3、足阴经和手阴经在胸部内脏交接。

(三)走向规律和交接规律相结合

三、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四、二经脉的循行部位

第3节奇经八脉

一、奇经八脉的概念

奇经八脉,是指不同于十二正经的八条经脉,即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和阳维脉。

二、奇经八脉的特点

(一)分布不如十二经脉那样有规律

(二)与脏腑无直接的属、络联系

(三)相互之间无表里相合关系

(四)除督脉、任脉外,均无本经腧穴

(五)上肢无奇经分布;奇经中除带脉的循行横绕腹、腰一周,冲脉有一分支向下行走以外,其余的均是自下而上行;每一条奇经的循行不象十二正经那样存在必然的左右对称关系(督脉、任脉、带脉都只有一条而单行,冲脉除小部分外,也是单行的)

三、奇经八脉的主要生理机能

(一)密切十二经脉的联系

奇经八脉在循行分布过程中,不但与十二经脉交叉相接,加强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补充十二经脉在循行分布上的不足,而且对十二经脉的联系还起到分类组合的作用。

(二)调节十二经脉气血

奇经八脉对于十二经脉气血进行涵蓄和溢出式的双向调节。

(三)与某些脏腑关系密切

奇经八脉在循行分布过程中与脑、髓、女子胞等奇恒之腑以及肾脏等有较为密切的联系。

四、奇经八脉的循行部位和基本机能

(一)督脉

1、循行部位

2、基本机能

(1)为“阳脉之海”,调节阳经气血

(2)反映脑、髓和肾的功能

(二)任脉

1、循行部位

2、基本机能

(1)为“阴脉之海”,调节阴经气血

(2)任主胞胎

(三)冲脉

1、循行部位

2、基本机能

(1)为“十二经脉之海”、“五脏六腑之海”,能调节十二经脉及五脏六腑气血

(2)冲为“血海”,与女子月经及孕育功能有关

此外,冲脉与男子的性、生殖机能也有密切的关系。

(四)带脉

1、循行部位

2、基本机能

(1)约束纵行诸经

(2)主司妇女带下

(3)维络腰腹,提系胞胎、固护胎儿

第4节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第5节经络的生理机能和经络学说的应用

一、经络的生理机能

(一)沟通联系作用

1、意义

经络在机体整体统一性的形成中,起到了沟通联系的作用。

2、主要表现

(1)脏腑与体表的联系

(2)脏腑与官窍之间的联系

(3)脏腑之间的联系

(4)经脉之间的联系

(二)运输渗灌作用

1、意义

运输渗灌气血,使各脏腑、五体、官窍及经络自身得到气血的充分温煦、濡养,而能发挥其各自的功能。

2、体现

经脉作为运行气血的主要通道而具有运输气血的作用,以及络脉作为经脉的分支而具有布散和渗灌经脉气血到脏腑五体官窍及经脉自身的作用。

(三)感应传导作用

1、概念

感应传导,是指经络系统具有感应及传导针灸或其他刺激等各种信息的作用。

2、原理

经络的感应传导作用,是通过运行于经络之中的经气对信息的感受、负载和传递作用而实现的。

3、意义

一是传递生命信息,沟通机体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从而反映和调节脏腑五体官窍的功能状态,交换、协调人体生命活动的每个进程;

二是将肌表受到的各种治疗刺激的信息,传递至病变的内脏,根据治疗刺激的性质和强度的不同,产生或补或泻以调整疾病虚实的作用;

三是将内脏功能活动或病理变化的信息传达于体表,反映出不同的征象,这是“有诸内必形诸外”的主要生理基础。

(四)调节作用

1、经络系统通过其沟通联系、运输渗灌气血作用及其经气对信息的感受、负载和传递作用,能够调节各脏腑五体官窍的功能活动,使人体复杂的生理功能相互协调,维持机体阴阳动态平衡状态。

2、经络的调节作用,是一种良性的双向性调节,表现出“适应原样效应”。

二、经络学说的应用

(一)阐释病理变化

1、经络的生理机能失常与发病有关

2、经络是外邪由表传里的途径

3、经络是体内病变反映于外的途径

4、经络是脏腑病变相互传变的途径

(二)指导疾病的诊断

1、循经诊断

2、分经诊断

3、经络学说还是络脉诊察(如望小儿指纹)、耳壳视诊等的理论基础

(三)指导疾病的治疗

1、指导针灸、推拿治疗

2、指导药物治疗

第五章体质

第1节体质学说概述

一、中医体质学说的概念

中医体质学说,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正常人体体质的概念、形成、特征、类型、差异规律,及其对疾病发生、发展、演变过程的影响,并以此指导对疾病进行诊断和防治的理论知识。

二、体质的概念、构成、体质状况的评价及体质的特点

(一)体质的构成

体质由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三个方面的差异性构成。

1、形态结构的差异性

2、生理机能的差异性

3、心理特征的差异性

(二)体质状况的评价

(三)体质的特点

1、先天遗传性

2、差异多样性

3、形神一体性

4、群类趋同性

5、相对稳定性

6、动态可变性

7、连续可测性

8、后天可调性

三、中医体质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第2节体质的分类

概说:

1、体质差异的种类

(1)群体差异

(2)个体差异(不同个体间的差异;同一个体不同生命阶段的差异)

2、体质分类的目的

一、体质的分类方法

(一)中医学体质分类的指导思想、思维方法及理论基础

(二)古今医家对体质的分类

(三)中医学体质分类的基本方法

二、正常体质分类及其特征

(一)人体正常体质,大致可分为阴阳平和质、偏阳质和偏阴质三种类型。其中,理想的体质应是阴阳平和质

(二)阴阳平和质、偏阳质和偏阴质各自的总体特征、具体特征(包括体表形态、生理功能、心理特征和发病倾向性)以及发展演变趋势。

第3节体质学说的应用

一、说明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差异

(一)体质因素决定着个体对某些病邪的易感性、耐受性

(二)体质因素决定着发病的倾向性

(三)遗传性疾病、先天性疾病的发生及过敏体质的形成,与个体体质密切相关

(四)体质强弱决定着发病与否和发病情况

(五)体质因素决定着病机的从化

(六)体质因素决定着疾病的传变

二、指导辨证

体质是辨证的基础,体质的特殊性决定着证候类型的倾向性。

同病异证与异病同证,主要是以体质的差异为生理基础,体质是证候形成的内在基础。

临床辨证应特别重视体质因素,将判别体质状况视为辨证的前提和重要依据。

三、指导治疗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和特色,而形成证候的内在基础是体质。体质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疾病的证候类型和个体对治疗反应的差异性,因而注重体质的诊察就成了辨证论治的重要环节。辨证论治、治病求本,实质上包含着从体质上求本治疗之义。通常所说的“因人制宜”,其核心应是区别体质而治疗。

(一)区别体质特征而施治

(二)根据体质特征注意针药宜忌

(三)兼顾体质特征重视善后调理

四、指导养生

第六章病因

概说

一、病因的概念

病因(亦称为“致病因素”、“病原”、“病邪”、“邪气”等),即指破坏人体阴阳正常水平的相对平衡状态而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

中医学所说的病因,主要包括六淫、疠气、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外伤、诸虫(即寄生虫)、药邪、医过、先天因素,以及痰饮、瘀血、结石等。

二、病因学说的概念

病因学说,是研究各种病因的概念、形成、性质、致病特点及其所致病证临床表现的理论,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中医对病因的分类沿革

(一)春秋时期秦国名医医和的“六气病源”说(即疾病由“阴、阳、风、雨、晦、明”六种因素导致)

(二)《内经》的病因阴阳及“三部”分类法

(三)张仲景的“三分病因”法(也称作“三途径病因”说)

(四)晋代葛洪的“三因论”

(五)隋代·巢元方等《诸病源候论》首次提出了具有传染性的“乖戾之气”

(六)宋代·陈无择的“三因学说”

(七)现代的病因“四分法”

四、中医病因学说的主要特点——辨症求因

辨症求因,是以病证的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分析病证的症状、体征(即临床表现)来推求病因,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的方法。

它既是中医学特有的探求病因的主要方法,又是中医病因学说的主要特点。从思维方法的角度而言,辨症求因是一种从结果来推求原因的反证法。

第1节六淫

一、六气和六淫各自的基本概念及两者的区别

(一)六气的基本概念

六气(又称为“六元”),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的季节气候变化(是万物生长化收藏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对于健康的人体来说,不是致病因素)。

(二)六淫的概念及其形成

六淫(又称为“六邪”),是指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是属于外感病的一类致病因素。

六淫的形成,包括两种情况:

1、六气异常变化(如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即非其时而有其气,以及当令气候变化过于剧烈或急骤),超过个体的适应能力,成为外感致病因素,就称为六淫。

2、个体的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不能适应正常气候变化,六气也能成为致病因素,变成六淫。

二、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

(一)外感性

六淫致病途径,多从肌表、口鼻而入,或两者同时受邪。举例。

六淫所致疾病统称为“外感病”(亦称“外感热病”)。

(二)季节性

六淫致病常有相对季节性。举例。

六淫所致疾病,又称之为“时令病”(简称为“时病”)。

(三)地区性

六淫致病常与生活、工作的区域环境密切相关。

(四)相兼性

六淫邪气既可单独侵袭人体致病,又可两种或两种以上同时侵犯人体而致病。

六淫致病,除气候因素外,还包括了生物(细菌、病*等)、物理、化学等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病理反映在内。

三、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一)风邪

1、基本概念

存在于自然界中,具有善动不居、轻扬开泄等致病特性的外邪,称为风邪。

风邪是外感病因中致病最多、极为重要的一种致病因素。

风邪侵人多从皮毛而入,引起外风病证。

2、性质和致病特征

(1)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

(2)风性善行而数变

(3)风性主动

(4)风为百病之长

(二)寒邪

1、基本概念

存在于自然界中,具有寒冷、凝结、收引等致病特性的外邪,称为寒邪。

寒邪袭人所致病证,称为外寒病证。其中,寒客肌表,郁遏卫阳者,称为“伤寒”;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者,称为“中寒”。

2、性质和致病特征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2)寒性凝滞

(3)寒性收引

(三)湿邪

1、基本概念

存在于自然界中,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等致病特性的外邪,称为湿邪。

湿邪侵人所致的病证,称为外湿病证。

2、性质和致病特征

(1)湿为阴邪,易损伤阳气,阻遏气机

(2)湿性重浊

(3)湿性黏滞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四)燥邪

1、基本概念

存在于自然界中,具有干燥、收敛等致病特性的外邪,称为燥邪。

燥邪伤人,多从口鼻而入,首犯肺卫,发为外燥病证(包括温燥和凉燥)。

2、性质和致病特征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2)燥易伤肺

(五)火(热)邪

1、基本概念

存在于自然界中,具有炎热、升腾等致病特性的外邪,称为火热之邪。与火热之邪同类的还有温邪。温邪是外感温热病的致病因素,一般只在温病学范畴中使用。

火热之邪侵人所致的病证,称为外感火热证或外火证。

2、火邪与热邪的同、异

3、性质和致病特征

(1)火热为阳邪,其性燔灼趋上

①“火热为阳邪”的原理及主要病理表现。

②“火性趋上”的病理表现、举例。

(2)火热易扰心神

(3)火热易伤津耗气

①“火热易伤津”。

②“火热易耗气”的原理、病理表现。

(4)火热易生风动血

①“火热易生风”的含义、原理及病理表现。

②“火热易动血”的含义及病理表现。

(5)火邪易致疮痈

(六)暑邪

1、基本概念

夏至以后,立秋以前,自然界中具有炎热、升散等致病特性的外邪,称为暑邪。

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在夏至以后,立秋之前。

暑邪纯属外邪,无“内暑”之说,故暑病只有外感,没有内生。

暑邪致病有伤暑和中暑之别。

2、性质和致病特征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①“暑为阳邪”。

②“暑性炎热”。

(2)暑性升散,扰神伤津耗气

①“暑性升散,扰神”

②“暑邪致病易伤津”

③“暑邪致病易耗气”

(3)暑多挟湿

第2节疠气

一、疠气和疫病的基本概念

(一)疠气,是一类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外感病邪。

(二)疫病(又称为“瘟病”、“瘟疫病”、“疫疠病”、“时疫”等),是疠气所致的疾病的总称,包括了现代临床许多传染病和烈性传染病(举例)。

二、疠气的致病特点

(一)发病急骤,病情危笃

(二)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传染途径、流行特点。

(三)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三、影响疠气产生的因素

第3节七情内伤

一、七情与七情内伤的基本概念

(一)七情的基本概念

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是人体的生理和心理活动对内外界环境变化产生的情志反应,属人人皆有的情绪体验,一般情况下不会导致或诱发疾病。

(二)七情内伤的基本概念

七情内伤,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引发或诱发疾病的情志活动。

七情异化成为病因的两种情况。

二、七情与内脏精气的关系

(一)情志活动产生于脏腑精气

1、脏腑精气(尤其是五脏精气)是情志活动产生的内在生理学基础。

2、五脏之中,尤其是心与肝在情志活动的产生和变化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3、五脏精气可产生相应的情志活动,即五脏与不同的情志活动之间有相对应的特异性联系。

(二)脏腑精气失调可影响情志,出现情志的异常变化

(三)情志过激伤及脏腑精气

三、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一)直接伤及内脏

1、七情损伤相应之脏:

2、七情首先影响心神:

3、数情交织,多伤心肝脾:

4、易损伤潜病之脏腑:

(二)影响脏腑气机

1、原理

2、具体表现

(1)怒则气上(2)喜则气缓

(3)悲则气消

(4)恐则气下

(5)惊则气乱

(6)思则气结:

情志内伤可导致脏腑气机失调,而气机失调又可妨碍机体的气化过程,引起精气血津液的代谢失常,从而继发多种病证。

(三)多发为情志病证

“情志病”的概念:原理及举例。

(四)七情变化影响病情

一是有利于疾病康复;

二是诱发疾病发作或加重病情。

第4节饮食失宜

第5节劳逸失度

第6节病理产物

概说: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又称“继发性病因”、“内生有形实邪”),是指在疾病过程中由于脏腑精气血津液功能失调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成为新的病证发生的病因。

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可分为痰饮、瘀血和结石三大类。

一、痰饮

(一)基本概念

(1)痰饮是人体水液输布、排泄障碍所形成的又能导致多种病证的病理产物。

(2)痰和饮在性状上是有区别的:一般以较稠浊的称为痰,清稀的称为饮。

(二)形成

1、外感六淫,或七情内伤,或饮食失宜,或劳逸失度等,使肺、脾、肾、肝及三焦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以致水液输布、排泄障碍,水液停聚而形成。

2、与某些外感或内伤因素直接相关。

(三)致病特点

1、阻滞气血运行

2、影响水液代谢

3、易于蒙蔽清窍,扰乱心神

4、致病广泛,变幻多端

二、瘀血

(一)基本概念

瘀血,是指丧失了正常功能的、不为生理上所需要的瘀积之血。它包括体内瘀积的离经之血,以及因血行不畅而停滞于脉内之血。瘀血既是疾病过程中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某些疾病的致病因素。

(二)形成

1、机理:一是离经之血留积于体内;二是血行不畅而停滞于脉内。

2、内外因素:

(1)血出致瘀

(2)气滞致瘀

(3)因虚致瘀

(4)血寒致瘀

(5)血热致瘀

此外,还有“久病从瘀”之说。

(三)致病特点

1、易于阻滞气机。

2、影响血脉运行

3、影响新血生成

4、病位固定,病证繁多

(四)致病的病症特点

1、疼痛:特点。

2、肿块:特点。

3、出血:特点。

4、色紫黯:特点。

5、可表现出肌肤甲错及脉象上的某些异常,如涩脉或结代脉等。

三、结石

第7节其他病因

第七章发病

概说

一、发病的概念

发病,是指疾病的发生,即机体处于病邪的损害和正气抗损害之间的矛盾斗争过程。

二、发病学说的概念和源流

(一)概念

基础发病学说,是研究疾病发生的途径、类型、机制、规律,以及影响发病诸因素的基础理论。

(二)源流

1、在发病机理方面

(1)《内经》提出了“外内合邪”的发病观

(2)《内经》以后,历代医家既重视正气在发病中的主导作用,也不忽视邪气在发病中的重要作用

2、在发病类型上

(1)《素问?生气通天论》提出的“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为后世的“伏气学说”奠定了基础

(2)东汉张机《伤寒论?平脉法》中明确提出了“伏气”病这一概念

(3)元王履提出了发病类型之所以不同,与正气的强弱、感邪的轻重和邪留的部位等均有关。

第1节发病原理

一、发病的基本原理

发病的基本原理在于正邪相搏。正气是决定发病的内在因素;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邪正相搏的胜负,决定发病与不发病。

(一)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

1、正气的基本概念

正气(简称为“正”),是一身之气相对邪气时的称谓,是指人体内具有抗病、祛邪、调节、修复等作用的一类细微物质。

正气可以分成阴气和阳气两部分。

2、正气的防御作用

(1)抵御外邪的入侵

(2)祛除病邪

(3)修复调节能力

(4)维持脏腑经络功能的协调

3、正气在发病中的作用

(1)正虚感邪而发病

(2)正虚生“邪”而发病

(3)正气的强弱可决定发病的证候性质

(二)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1、邪气的基本概念

邪气(也称为“病气”、“病邪”、“病原”等,简称为“邪”),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包括存在于外界或由人体内产生的种种具有致病作用的因素。

《素问·八正神明论》将邪气分为“虚邪”与“正邪”;《灵枢·刺节真邪》又将邪气分称为“虚风”和“正风”。

2、邪气的侵害作用

(1)导致生理机能失常

(2)造成脏腑组织的形质损害

(3)改变体质类型

3、邪气在发病中的作用

(1)邪气是导致发病的原因

(2)影响发病的性质、类型与特点

(3)影响病情与病位

(4)某些情况下,邪气在发病中起主导作用

(三)邪正相搏的胜负,决定发病与不发病

1、决定发病与否

(1)正胜邪却则不发病

(2)邪胜正负则发病

2、决定证候类型

发病后,其证候类型、病变性质、病情轻重与正邪都有关。

另外,疾病与病邪所中的部位有关。

二、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

影响发病的因素虽然很多,但可归纳为环境因素、体质因素和精神状态三个方面。

(一)环境与发病

1、气候因素

2、地域因素

3、生活、工作环境

4、社会环境

(二)体质与发病

1、决定发病倾向

2、决定对某种病邪的易感性

3、决定某些疾病发生的证候类型

(三)精神状态与发病

此外,遗传因素对发病也有一定影响。

第2节发病类型

第八章病机

概说

一、病机的概念及其临床意义

(一)病机的概念

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

(二)病机的临床意义

病机,是对疾病内在、本质、规律性的认识,是防治疾病的依据。

二、病机学说的概念及其主要内容

(一)概念

病机学说,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机理,并揭示其规律的基础理论。

(二)主要内容

1、疾病发生的机理:即发病原理。

2、病变的机理:疾病发生以后在不同阶段的病理变化本质。

3、疾病传变的机理:疾病过程中不同阶段病理变化的联系规律。

三、病机学说的源流

四、病机的层次结构

(一)基本病机(又称“病机总纲”)

是指机体对于致病因素的作用所产生的最基本的病理反应,是各种疾病病理变化中共同性的一般规律。其内容主要包括:邪正盛衰、阴阳失调、精气血津液代谢失常等。

(二)系统病机

即从脏腑、经络等某一系统来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脏腑病机、经络病机等。

(三)类病病机

即研究某一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六经病机、卫气营血病机和三焦病机等。

(四)疾病病机(亦称“个病病机”)

即研究某一具体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感冒病的病机、哮喘病的病机、痰饮病的病机、疟疾的病机等。

(五)证候病机

即研究某一具体证候的发生、发展、变化和转归的规律。如脾胃湿热证的病机、痰饮蕴肺证的病机、肝气郁结证的病机等。

(六)症状病机

即研究某一种症状的发生、发展、变化的机理。如疼痛的病机、发热的病机、健忘的病机等等。

第1节基本病机

一、邪正盛衰

(一)概念

邪正盛衰,是指在疾病过程中,邪正之间相互斗争,双方在力量对比上所发生的消长盛衰变化。

(二)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1、虚和实的概念

(1)实,是指邪气亢盛而正气未衰,以邪气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状态(即《素问·通评虚实论》所说的“邪气盛则实”)。

(2)虚,是指正气虚弱而邪气不盛(或邪气已经祛除,只是正虚未复),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状态(即《素问·通评虚实论》所说的“精气夺则虚”)。

2、实证和虚证的病机特点、临床表现特征及常见的情况

(1)实证

a.病机特点是:邪气亢盛而正气未衰,邪正斗争激烈,病理反应强烈。

b.临床表现特征是:出现一系列亢奋、有余、不通的症状和体征。

c.实证常见于:外感六淫和疠气致病的初期或中期;或由于湿、痰、水饮、食积、气滞、瘀血等引起的内伤病证,如痰涎壅盛、食积不化、水湿泛滥、气滞血瘀等病变;或实火(热)炽盛的病证。实证多见于体质较壮实的患者。

(2)虚证

a.病机特点是:正气虚弱而邪气不盛(或邪气已经祛除,只是正虚未复),邪正斗争不激烈,病理反应不强烈。

b.临床表现特征是:出现一系列衰退、不足、不固的症状和体征。

c.虚证常见于:素体虚弱,精气不充的病人;或外感病的后期;或各种慢性病证;或大汗、大吐、大泻、大出血等使正气急性亡脱之后。

3、虚实错杂

(1)概念

是指在疾病过程中,邪盛和正虚同时存在的病理状态。

(2)形成原因

①邪盛正伤,或疾病失治、误治,以致病邪久留,损伤人体正气;

②因虚体受邪,正气无力驱邪外出;

③本已正虚,又兼内生水湿、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凝结阻滞。

(3)常见类型

①虚中夹实。

②实中夹虚。

4、虚实转化

是指在疾病过程中,由于邪气伤正,或正虚而邪气积聚,发生病机性质由实转虚或因虚致实的变化。

5、虚实真假

(1)概念

是指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疾病的某些临床表现与其病机的虚实本质不相符合的病理状态。

(2)主要类型

①至虚有盛候(真虚假实)。

②大实有羸状(真实假虚)。

(三)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1、正胜邪退:疾病向好转或痊愈方向发展。

2、邪去正虚:多见于重病的恢复期。

3、邪盛正衰:疾病向恶化、危重,甚至向死亡方面转归。

4、邪正相持:病势处于迁延状态。

5、正虚邪恋:疾病处于缠绵难愈的病理过程。一般多见于疾病的后期,且常是多种疾病由急性转为慢性,或慢性病经久不愈,或遗留某些后遗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阴阳失调

(一)阴阳失调的基本概念

所谓阴阳失调,即阴阳之间失去平衡协调的简称,是指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机体的阴阳双方失去相对的平衡协调而出现的阴阳偏胜、偏衰、互损、格拒、亡失等一系列病理变化。

阴阳失调是疾病的基本病机之一;从更广的意义上讲,又是脏腑、经络、营卫等相互关系失调及气机升降出入运动失常的概括;临床上主要用阴阳二气的对立制约和互根互用关系失调来阐释寒热虚实或寒热真假病证,以及兴奋与抑制失调的动静失常病证的病变机制。

西学中中医基础理论剖析
1
查看完整版本: 西学中中医基础理论剖析中医基础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