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中医论辩之一中医是文化,是一种中国哲学
TUhjnbcbe - 2024/3/3 8:43:00

最近几天,中医忽然又上了热搜,原因是近日,北京市卫健委发布公告,就《北京市中医药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其中关于诋毁、污蔑中医药等行为面临公安追责的规定,引起了巨大争议。

其中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不得冒用中医药名义牟取不正当利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不得以任何方式或行为诋毁、污蔑中医药。

条例第五十四条规定,诋毁、污蔑中医药,寻衅滋事,扰乱公共秩序,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我们先不讨论该条例是否与上位法《中医药法》相冲突,我们就说“诋毁、污蔑中医药”如何认定,如果正常的学术讨论或民间舆论被套上这个紧箍咒,大家都有随时坐牢的可能,中医药恐怕会变成不能质疑的一言堂。有业内人士认为,这将造成鸿茅药酒跨省抓捕事件的重演。

传统中医药铺,一般也有医生坐诊

其实,国内关于中医的问题历来分歧严重,一派是传统的中医拥护派,认为中医是中国的国粹,传承几千年,中国人是靠着传统中医维持着健康的。而另一派是反对中医的,认为中医不科学,充满着迷信和伪科学,无法用科学方法证明中医的疗效,甚至有极端的说法,把中医归入巫医范畴内。

那么中医到底是什么?慨文从中华传统文化角度来探讨一下,为何对中医会出现如此对立的看法。

中医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包含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组成,主要分为一主、两辅、多术,中医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术。

1.中华文化的一主,就是儒学。

自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文化一直在中华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历代帝王均以儒家学说作为治国理*化民的最主要手段。在官员的选任上,汉代采用察举制,隋唐后采取科举制,都是以对儒家学说的学习及理解为依据。

察举制完备于汉武帝时期,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标准就是凡儒家以外的各家均不得举,开创了以儒术为取士唯一的标准,这一标准在其后两千年也未曾变更。

汉代儒学较战国儒学有了新的发展,在孔子“仁”的基础上,融入*老、阴阳五行、法家、名家等学说,构成了“一套以天人感应观念为核心,以阴阳五行说为框架的神学化思想体系”。

我们熟悉的刘邦斩白蛇故事中演绎出的赤帝子斩白帝子说法,汉朝“火德”取代秦的“水德”等都是阴阳五行学说在主流儒学中的体现。

2.中华文化的两辅,指的是道教和佛教。

道教是融合了道家、阴阳家学说,辅以炼丹术、方术等而形成的本土宗教,道教最初成型于东汉末年,天师道创始人张陵创立了天师道;张角创建了太平道,发动了著名的*巾起义,最终导致东汉灭亡;张陵的孙子,五斗米道的张鲁,就是三国演义中被刘备攻打的汉中张鲁。

佛教源自于南亚,在东汉年间传入中国,但做了本土化改良,变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佛教。

3.中华文化的多术,指的是以“山、医、命、卜、相五术”为代表的多种实用性的术法。

1)山(仙)就是通过食饵、筑基、玄典、拳法、符咒等方法来修炼“肉体”与“精神”的一种学问。说的浅显直白一些就是修行和养生,我们熟悉的太极拳,禅坐,以及食补养生等都属于这个范畴的东西。

2)医就是我们的传统中医,是利用方剂、针灸、灵治等方法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相传华佗开创了中医外科手术

3)命就是透过推理命运的方式来了解人生,以穹达自然法则,进而改善人命的一种学问。星象术就是命数的学问,古代把帝王的命运与天象进行了结合,强调君命天授,在各朝各代都有类似钦天监之类的机构,职责就是观测星象,预测及研判吉凶。结婚时男女要合生辰八字,也是命数的一种。

4)卜就是通过占卜预测及处理事情,它是以《易经》为理论依据,结合天、地、人相互制衡而推断吉凶的方法。在古代凡遇大事往往先行占卜吉凶,比如行*打仗,皇帝登基,官员上任等一般都要占卜,而民间的盖房、婚姻、远行等也会事先推算一番。

5)相就是一种观察形相方术。包括相面、相名以及堪舆术,相面我们日常比较常见,而相名目前大陆比较少,在港台地区还保留比较多,就是起名字的学问,观测人或商业铺号的名字来推测吉凶,堪舆术则是观测阳宅和阴宅(墓地)风水而趋吉避凶的一门学问,古代帝王不论是宫殿建设还是陵墓选址,都必须进行堪舆。

中医的文化属性与西医科学属性的矛盾与融合

1.中医的文化属性和西医的机械属性。

通过上文我们知道,中医是属于中华传统文化范畴里的一个小分支,既然是文化分支,中医里自然包含了非常丰富的传统文化因素,从诊查手段,到医理分析,再到用药之道,阴阳平衡,五行相生,三才契合的哲学理论始终贯彻其中,并成为中医最重要的理论依据。中医视人体为一个小天地,既需要自身的平衡也需要与外界这个大天地之间的平衡,人之所以生病,都是因为平衡被打乱了。其实,严格说来,中医更像是一种文化,一门人体哲学,治疗疾病只是这门学问中的一种修行手段。

而现代西医发端于年维萨里发表《人体构造论》,从而建立了人体解剖学。自此之后,西方医学开始了由经验医学向实验医学的转变,逐渐发展成现代生理科学和医疗技术以及药物学和制药技术。

现代西医已经完全抛弃了文化属性,属于纯机械的科学,现代西医最重要的核心就是实验及验证。任何未经实验验证的东西,西医一律不接受,西医就像是一台运转紧密的机器,必须严格按照既定轨道和程序运转,任何偏差都会导致机器故障和停运。

西医注重器械

2.中医的崇古经验论和西医的尚新验证论

传统中医崇尚经验,是一门经验学问,以古为尊,以老为尊,这也是符合传统文化中尊古崇古的特性。中医尚古,老医生,古药方,古代医术,中草药的年份,都是越老越好,越古越好。

而西医却恰恰与此相反,西医尚新,新医术,新设备,新药物,越新越好。所以在尚新的氛围里,不会有任何一个西医去崇拜模仿一位年前的古医,一个西医如果不能持续掌握新的医术、新的治疗方法及新的药物,可能不用10年就会被淘汰。

3.中西医理论上的矛盾冲突

西医属于验证医学,一切理论和治疗方法和药物都必须通过严格的科学实验进行验证,西药上市必须进行严格的四期的临床实验和药物生物等效性试验,通过这些标准化的手段,严格验证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等。

而中药却恰恰是缺乏这一验证手段,根据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第三十条“生产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来源于古代经典名方的中药复方制剂,在申请药品批准文号时,可以仅提供非临床安全性研究资料。”就是说如果药厂生产一款来源于古代名方的中成药,可以不用进行临床实验。

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发布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简化注册审批管理规定的公告(年第27号)》中进一步发布了简化中成药的审批程序。

西医理论是基于实验验证的,任何没有经过验证的都被视为无效和非法的,这一点正是和中医的基于经验和文化的理论相冲突,二者在这一点上是难以调和的。中医中药在世界上,除了中华文化圈以外是很难被认可的,国人非常自豪的针灸在一些西方国家是合法的,但这个合法不是基于医学的,仅仅是一种类似按摩术的技术,不被包含在医疗保险范围内,关键还是临床实验的欠缺。

我们今天讨论了中医是什么,中医的文化属性以及核西医的区别。今天的探讨就先告一段落,后续慨文会有几篇文章继续探讨,请朋友们继续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医论辩之一中医是文化,是一种中国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