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由周敦颐的太极图,看阴阳不调的两
TUhjnbcbe - 2024/3/12 18:28:00

东方既白著

由《执着于“万物有别”的分离妄念,才是造成“阴阳不调”的根本原因》文章我们知道,世间万事万物若一味执着于“万物有别”的分离妄念,就一定会造成“阴阳不调”的最终结果。因此,本章我们很有必要来讲讲在混乱不堪的“阴阳不调”乱局中,如何正确突围的问题。

熟悉阳明心学的朋友都知道,阳明先生有一句很著名的话叫“此心不动,随机而动”,那具体该如何理解和达到这个“此心不动,随机而动”的智慧之心呢?首先,我们得了解这个世界得真相是什么?即这个世界是一元的还是二元的,甚至是多元的的根本性问题。

自古及今,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从没停止过,从原始的自然崇拜,到今天的科学探索,人类对未知世界的了解越来越多,迷惑也越来越多,但是因为有了哲学,人们才在探索的路上不至于迷失方向。

所谓一元论和二元论,指的是世界的本源是一个还是两个,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

中国的哲学无疑是幸运的,其一开始的核心就是一元论,不只道家,儒家、墨家、法家都是。以帛书《道德经》为例,他提出世界的本源是“道”,它是独立的存在,唯一的本源:

宇宙生成论:“道”乃世界本源

“有物昆成,先天地生。绣呵,缪呵!独立而不垓,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在天地产生之前,就已经有一个混合之物存在了,它是不以任何外物为依据的唯一存在,其大无外,空阔无边,它是天地之母,万物之源。我无从知晓它的名称,暂且字之曰“道”,勉强称之为“大”。所以称“道”即是“大”,称“大”也即“道”。比如“大音希声”“大方无隅”等。

但西方哲学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从柏拉图,尤其是亚里斯多德以来,传统中的“二元论”,就一直深植于西方哲学中,是西方哲学没法撼动的认识论,克尔凯郭尔、尼采等著名哲学家都曾克服这种认识论的缺陷,最终尼采陷入困惑,直到疯掉,也没完成这一宏愿。比如西方哲学,从柏拉图开始就认为多样性的世界有两个本原构成,它们不分先后、彼此独立、平行存在和发展。此后的西方哲学从笛卡尔的“心物二元论”,到康德的“本体·现象二元论”,一直没能跳出这种认识论的窠臼,黑格尔虽然认识到,只有普遍性和统一性才是最真实的,但他又指出:只有精神性的东西才具有这种属性,物质性的东西不可能具备这种属性,也就是他说的思维是存在的灵*和根本,否定了物质世界的真实性,即思维决定存在,思维和存在还是不能统一。

直至海德格尔,才开始下定决心克服“二元论”关于“阴阳不调”的终极困扰,于是他想到了老子,并在此基础上找到了东西方哲学的融汇点,他成功将老子的思想成功嫁接到他的学说中,指出“二元论”把“存在物”与“存在”本身割裂了,就如同道家所说的“道之为体,德之为用”,道与德本是一体两面的“一”,西哲们把“一”硬生生地分成了“二”,硬把低维的概念和规律,生搬硬套到高维的终极层面,以至于“道”找不到附着物,“德”找不到本体。其实科学的发展过程亦是如此,比如现在的科学技术就表明,你不能用牛顿力学的原理,来解释相对论及量子力学的相关现象,亦不能用量子力学的相关理论,来套用牛顿力学的宏观现象,因为根本不在一个层次和维度上,不在一个“思维边界”内,“鸡同鸭讲”,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内观,以养“不二观”的智慧

因此,从站在“跳出世界看世界,宇宙之上看宇宙”的终极角度和立场上来看,这个世界既是一元的,也是二元的,更是多元的,所处的层次和维度不同,看到的结果自然就不同,这就是整个世界的真相,也正是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根本原因,更是周敦颐独创《太极图》和《太极图说》的理论根据。

正如周敦颐的《太极图》所揭示的道理一样,一个人或一个事物一旦困在二元对立的层次上不能自拔,则只可能从两个可能的方向进行突围,即要么循道向上“内观”,修行佛家空性的智慧或道家万象归一的智慧,即在一元的世界和维度下达到万物的整体统一性。要么循五行向下“外求”,修行五行生克、和而不同、和合共生的智慧,即在多元的世界和维度下求同存异,进而达到万物求“生”之大同,存“克”之小异的整体统一性。综合起来说,就是阳明心学中“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过程,就是中医整体施治的过程,内观就是“心即理”,内观就是“望闻问切”,外求就是“知行合一”,外求就是“五行生克”的食补药补,而最后整体施治的结果就是“致良知”,就是“培元固本”。

阴阳不调,唯内观或外求也

因此,中国的中医理论是最能说明和验证这个道理的,也是和周敦颐的《太极图》模型及《太极图说》的相关理论一脉相承,同宗同源的。所以,建议未来主攻中医理论研究这一块的专家学者,除了在室内悬挂人体经络运行图外,还要再挂一幅周敦颐的《太极图》(以鄙人改良后图例更佳),这才是中医理论终极的运行法则和本源图例,也是中医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否打通“任督二脉”的关键所在。

比如中医整体施治的基本原理,就是先通过望闻问切的相关“技术手段”,确诊这个人当前“阴阳不调”的失衡状态在哪里,然后再通过中药不同的药性及五行生克生克的运行法则进行调理,进而达到“阴阳和合”的整体平衡状态,并最终达到“培元固本”的整体统一性上来。说白了,中医整体施治的理论体系都可以用周敦颐的《太极图》模型进行论证和阐发,其关于阴阳调和、五行生克、培元固本的理论体系,都没有跳出周敦颐《太极图》模型的整体框架及运行法则。周敦颐的《太极图》模型很像站立的一个人,其中既有“混沌无极”的心脑系统,又有“阴阳太极”的气血运行体系,更有“五行生克”的具体运行法则,蕴含了人体甚至宇宙万物运行的体系本源。因此,中医并不难懂,也不是不可证伪,老子哲学并不难懂,也不是不可证伪,只要在周敦颐《太极图》模型体系的基础上进行阐发和论述就行了。

在“五行生克”的规则体系下,各行其道

比如无论是对五行生克,阴阳太极,或者混沌无极的任何一个体系模型,都畏畏缩缩地一头扎进去而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更别说像周敦颐的《太极图》模型那样,跳出局外来整体把握这三者的演化路径和综合辩证关系了。这就是当代哲学研究的最大问题和盲点所在,也是解决当前世界困局的最佳突围方向,“阴阳不调”是当前困扰世界发展和前进的根本原因,“双标”横行更加重了“阴阳失调”的程度,中医文化和中华文化整体施治的理论精髓就是一剂最好良药。

如今,我们的内心早已受到世间万物的驱使,甚至还觉得物质与幸福的增长不成比例。但实际上并不是我们的内心变脆弱了,而是我们在不断追求万物的途中迷失了自我。

回头看内心,世事皆惊涛骇浪,心,仍是我们的定海神针。

王阳明的心学恰恰让我们看到了,心,原本就具有的不可动摇的力量!

周敦颐的《太极图》运行体系告诉我们,既然大家已不再愿意遵守“五行生克”的法则体系约束,而放飞自我,自甘堕落地困在“阴阳不调”的“二元论”和“双标”的漩涡里打转转,那循道向上“内观”,修行佛家空性的智慧或道家万象归一的智慧,即在一元的世界和维度下达到万物的整体统一性,就不失为一个很好的突围方向。

作者

东方既白十年学“易”一朝悟“道”,首创《以易解老,以老解百家》文化研究新体系。致力于以周敦颐的《太极图》为基础,系统性揭秘《道德经》所蕴含的整体思想及其架构体系,以及道家哲学如何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问题。

1
查看完整版本: 由周敦颐的太极图,看阴阳不调的两